IBM z15揭开面纱,多项业界首创技术护航混合多云安全
日期: 2019-10-24 分类: 跨站数据测试 356次阅读
2019年10月24日,IBM在京举行新一代Z、LinuxONE发布盛典,正式推出全新企业平台z15,LinuxONE III和高端存储IBM DS8900F。z15是IBM历时四年研发的重磅产品,拥有数据隐私护照、即时恢复等多项业界首创的技术创新,可以帮助企业跨混合多云环境管理客户数据隐私,为企业的云迁移之旅和混合多云环境下的业务创新保驾护航。

IBM 大中华区总裁包卓蓝,IBM副总裁、大中华区首席营销官周忆,IBM副总裁、大中华区系统部总经理侯淼, IBM Z 及LinuxONE 全球产品管理副总裁Maria Boonie,IBM副总裁、中国金融行业总经理郭仁声在现场一起揭开了z15的面纱。自1964年问世以来,IBM主机持续引领技术变革, Z系列更是以无可匹敌的高安全性、可用性,以及与日俱增的灵活性与扩展性不断刷新行业记录。z15是IBM举全公司之力的力作,同时也堪称IBM2019年创新的收官之作。

IBM副总裁、大中华区系统部总经理侯淼表示:“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深入,核心系统、关键负载上云,企业面对的是混合多云的复杂环境,基础架构也面临着挑战。前端数字化和个性化服务越多,对后端的计算能力、稳定性与灵活性要求就越高,尤其需要兼具稳态、敏态与智能的基础架构来支撑。IBM今天发布的新一代z15、 LinuxONE III和全新高端企业存储系统IBM DS8900F正是为应对这些新的挑战而生。作为混合多云中的安全核心,以一顶百的“关键”创新引擎和混合多云中的数据伙伴,IBM新一代硬件系统产品将帮助企业快速实现混合多云时代的跨越与创新,并保障云上之旅的安全无忧。”
新一轮行业变革来临:关键应用上云与混合云环境创新
安全的混合云是业务发展的未来,也在成为企业向云端迁移的主导趋势。每家企业都有其独一无二的工作负载,有着行业特定的安全合规要求与数据驻留要求,因此他们希望能够自主选择工作负载的运行地点,特别是在企业转型和扩大规模期间。
Forrester对基础设施决策者关于其云使用情况和战略的调查显示,78%的亚太企业将其战略描述为混合型,并且大多将混合定义为多云,在全球层面,这一比例达为74%。同时,71% 的亚太公共云用户也使用私有云,全球层面为78%。这为企业提供多种选项,以满足其应用需求。IBM也发现,其94%的企业客户已经在使用多云,80%的客户和合作伙伴希望获得支持混合云的解决方案,包括容器和编排。

IBM 大中华区总裁包卓蓝表示,“企业正在开启下一阶段的数字化转型,面临着将关键应用迁移到云端的挑战。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这意味着混合多云环境里的迁移与创新。IBM Z的持续创新,使得我们能够支持客户突破边界,大胆革新。”
多云混合的云环境,意味着复杂性的增加和安全威胁的增大。在新的环境下,企业迫切需要与时俱进的新一代基础架构,既能保障复杂混合多云环境里关键应用和数据安全,又能提供业务创新所需的灵活性。

大型机正在成为企业混合多云环境创新的首选。Forrester分析师James Staten在现场分享中谈到,Forrester 进行了一项研究,分析云时代大型机的使用情况 ,探索公司是否在花时间重新构建平台或将工作负载迁移到云环境。有一家大型保险公司表示,他们的策略曾一度是迁移出大型机,但该计划已在实践中被放弃。他们把大型机留给了最需要它的应用程序,并且开放了API,将开发工作与核心系统有效的连接起来。
为混合多云环境而生的新一代企业平台
IBM提前预料到了混合多云时代的趋势,预料到企业将面临这样的大转型与重塑,在四年前就启动了新一代主机的研发,期间共产生3000多项已发布或正在申请的IBM Z专利,并涉及与300多家企业的合作,z15正是这些投资的成果。

IBM Z与LinuxONE全球产品管理副总裁Maria Boonie表示,“作为安全混合云策略的核心,z15将基于其特有的优势帮助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为企业提供一个超安全、敏捷和持续可用的平台,而这也将成为企业在数字化业务领域形成竞争优势的基础架构。”

凭借业界首创的三大创新,z15将直接解决客户在混合多云时代的挑战:
首先,z15实现了业界首创的数据隐私保护技术。数据在合作伙伴和第三方之间的传递常常是数据泄露的根源。事实上,2018年,60%的企业都报告他们遭遇了因供应商或第三方导致的数据泄露。随着采用混合多云环境的企业日益增多,维护数据安全和隐私也变得日益急迫和困难。Z15的数据隐私保护技术不仅能保护基础设施层面的本地数据,还允许设置数据使用规则,从而对个人用户跨私有云、公有云和混合云的数据访问进行统一管理,进而提升企业的数据隐私保护能力。
企业也已经深刻地意识到数据泄露的潜在影响,比如2019年CapitalOne数据泄露事件影响到全球1.06亿客户的个人数据,2018年万豪酒店数据泄露事件导致 除特别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以超级链接形式注明出处:SmartCat's Blog
精华推荐